180元/斤的知了猴,快被山东人薅没了

日期:2025-07-31 16:30:50 / 人气:6



盛夏时节,每当夜幕降临,城市的郊野、公园和绿化带里便会出现一群手提塑料桶、打着手电筒寻觅知了猴的人。随着盛夏来临,全国各地的“捕猴人”开始出动,知了猴成为季节限定的美食,价格也被炒至180元/斤。

一、“捕猴”热潮:从山东蔓延全国

对大多数人来说,蝉鸣意味着炎热夏天,但对“捕猴人”而言,这是季节限定的狂欢。在上海,有网友吐槽蝉泛滥成灾,评论区山东网友幽默回应“引进山东人”。山东人对知了猴的热情,如同云南人对菌子的执着。

知了猴学名金蝉,是蝉的若虫,在山东有“节流龟”“马猴儿”等充满乡土气息的叫法。它是山东传统小吃,油炸后口感嘎嘣脆,还可做成面包、卷饼等季节限定美食。在食物匮乏年代,知了猴因70%以上的蛋白质含量成为补充营养的食物,承载着许多山东人的童年记忆。

抓知了猴有时间窗口,一般在天刚暗下去的一两个小时,金蝉出土后很快会爬上树干蜕皮,一旦“金蝉脱壳”就不好吃了。捕捉方法有两种:一是在知了猴破土前,凭借肉眼分辨树木周围土松的地方挖掘;二是用手电筒照树干寻找已钻出地面正在往上爬的知了猴。随着热情高涨,小商品厂家推出知了猴探测仪,网友还分享用胶带缠树干让知了猴打滑的“阴险”方法。

不仅山东人热衷“捕猴”,河北、四川、云南、江苏、安徽等地也早已展开行动。2023年《成都商报》报道四川西昌尔舞山上山抓蝉的人每晚可达上千人。知了猴出没时间从北到南依次顺延,7月底山东知了猴基本被抓得差不多,接下来华东地区、两广、云南等南方省份将迎来“捕猴”高峰,在云南西双版纳等海拔较高地区,抓知了猴时间可延长到初秋。在北京、上海的公园和绿化带里,“捕猴人”中山东籍北漂、沪漂居多。有娃家庭热衷全家上阵,既能遛娃做自然科普,又能赚零花钱,没遇到知了猴还能捡知了壳卖钱,其收购价高达几百元。

二、蝉的一生:短暂而精彩

在“捕猴”热潮中,也有人产生于心不忍的瞬间。蝉的一生充满故事,全世界约3000种蝉,绝大部分生命周期为4 - 5年。每年夏天交配结束后,雌蝉将卵产入树干,隔年初夏卵孵化成幼虫,爬到地上潜入泥土开始漫长隐居生活。幼虫以树根汁液为食,逐渐发育成长,期间要蜕4次壳,准备钻出泥土时已过去四年。

蝉在地下蛰伏是为了积攒能量用于羽化繁殖。破土、羽化过程危险重重,它们需趁夜幕挖洞爬上树,等待羽化,可能被鸟儿、其他虫儿或真菌吃掉。在四川会东县,知了猴破壳羽化前可能被虫草菌寄生形成蝉花。蝉爬行速度慢,从树底到树干需一小时左右,羽化过程可能持续几个小时。雄蝉羽化后会发出高达100分贝的声响吸引雌蝉交配,交配产卵后,它们的生命便在夏天结束,身体腐烂被大地吸收,蝉卵进入下一个周期循环。北美还有周期蝉,生命以13年或17年为周期,幼虫在土地里待那么久却只在几周内繁殖、死去,蝉的一生充满生如夏花的意味。

三、知了猴会被薅完吗?

随着城市绿化面积增加,蝉的生长栖息地增多,数量似乎也变多了,比如上海十年间森林覆盖率从2011年底的12.58%增长至2021年底的19.42%。但今年蝉是否格外多暂无统计数据支持,蝉的出现存在“大小年”规律。

虽然目前尚未发现人类大量捕捉知了猴引发灭绝危机,但短时间内大量涌入绿化带和自然保护区破坏性不可估量。去年7月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林业局通告称,过度捕捉知了会导致其数量急剧下降,影响食物链平衡稳定,还会破坏植被。有的地方因蝉鸣扰民上热搜,而山东等吃蝉大省知了却越来越难抓,价格逐渐上涨,2016年到2025年知了猴价格大幅上升,在电商平台上均价达1.5元/只,销量好的店铺回头客达10万人次以上。

野生知了猴难以满足需求,人工养殖金蝉应运而生。山东济南辛丰村被称为山东最大的金蝉养殖村,游客可免费进园捕捉,每只收费1.5元;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鹿楼镇有5万亩金蝉养殖林。人工干预下,蝉的孵化存活率提高,蛰伏周期缩短,但原本积累的蛋白质无法用于生殖狂欢。

知了猴爆火后,“昆虫蛋白经济”讨论升温。201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动昆虫蛋白在饲料中的替代应用,2021年欧盟批准在食品中添加昆虫蛋白。未来,减脂健身餐里或许会出现知了猴系列,知了猴沙拉、三明治的研发也指日可待。

作者:新航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新航娱乐 版权所有